kubeadm 踩坑记

Kubeadm 是个让我爱恨交加的东西,一方面,我不认为一个生产集群应该使用这样一个第三方工具进行在线安装,尤其是在目前这种网络环境之下;而另外一方面,Kubeadm 这一工具是随 Kubernetes 同步更新的,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集群配置方面的最佳实践,是追新的最佳参考,所以这个讨厌的东西的运行是必须需要得到保障的。kubeadm 的执行过程沉默到令人发指,因此下面分享几个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思路和方法,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。

下面的例子是基于 kubeadm 1.6.6 + Centos 7 的执行过程记录的。

  • 写入 yum repo 并进行安装之后,利用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启用 kubelet 服务之后,只要运行一下 systemctl daemon-reload即可,这一服务的启动需要 kubeadm 生成的证书和配置文件等的支持,因此无需进行启动。
  • kubeadm init过程首先会检查代理服务器,确定跟 kube-apiserver 的 https 连接方式,如果有代理设置,会提出警告。
  • 接下来会对 sysctl 进行检查,我这里需要执行 sysctl net.bridge.bridge-nf-call-iptables=1 ,对这一参数进行调整,解决他的警告。
  • 接下来进入最抓狂的一个等待时间,屏幕显示为[apiclient] Created API client, waiting for the control plane to become ready,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大多数的坑,我一般会另外启动一个连接或者 tmux 窗口,进行观察和除错:
    • 这里已经做好运行 kubelet 服务的准备,因此这一时间内,我们可以利用systemctl statusl -l kubelet对服务的启动状况进行检查,目前比较容易遇到的是 kubectl 和 docker 两个服务的cgroup-driver不一致的问题,这里编辑文件/etc/systemd/system/kubelet.service.d/10-kubeadm.conf,修改这一参数值为跟 docker 一致的cgroupfs即可。这一步可以在 kubeadm init 之前执行完成
    • kubelet 启动之后,会尝试运行系统组件的 Pod,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docker images的镜像列表来观察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下载。
    • 镜像下载完成之后就会开始运行各个系统组件,因此也是事故最为集中的阶段,我们可以使用docker psdocker logsdocker inspect几个命令,逐个查看组件的运行情况,对失败组件的原因进行排除,之前提过的resolv.conf的故障就是在这一阶段发现并排除的。
Avatar
崔秀龙

简单,是大师的责任;我们凡夫俗子,能做到清楚就很不容易了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下一页
上一页

相关